教学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发稿人: 熊秀利               发布时间:2015-11-02

                       ——“导学式”教学中“导”的意义及思考

高中部   张云 

 

《易经》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时代在革新的号角中迅猛前进,教育教学改革也紧随时代的脉搏在稳步行进中求变、求新,这的确为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本学期,我也在课堂上进行了 “导学式”教学,力图将沉闷的课堂变为学生乐学的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力图将曾被教师剥夺的探究思考的权利送还给学生。然而,在这近半年的实践中,作为课改的新手,也只限于“摸着石头过河”,只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略想表述,与大家共勉。

“导学式”教学,顾名思义“导”与“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导”指的是教师的引导,“学”即学生的自学。也许有人问:“教师课堂的引导与学生课下的自学,像两条平行线一样,似乎毫不相关,课上教师难以控制、引导学生课下的学习。”其实不然,“导学式”教学,新就新在学生的自学,不是盲目的,不用大海捞针似的在堆积如山的资料中披沙拣金,而是引导下的自学。教师的引导在前,学生的自学在后。教师每节课的定位不再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而是学生学习目标的定位,所以我们认为,一节课学生的收益如何,关键是教师的引导。朱熹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课堂不成为一潭死水,那么得需清新不断的活水的注入,教师的引导就是那源源的活水,教师的引导就会成为照耀学生学习的天空自由平等的阳光,学生就如庖丁解牛一样在语文的殿堂里自由行走,游刃有余,学习的知识很快了然于心,学习也会成竹在胸。所以“引导”是关键,要想学生不会像盲人摸象一般,不及其余,收获甚微。我认为,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引导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对文本的解析引导,教师应找准最恰当切入点。

引导应讲策略。目前的现状是:学生作业负担繁重,资料多如牛毛,且千篇一律,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不能为一个科目而放弃整片森林。所以教师的引导不允许再雾里看花了,而应是力透纸背,一针见血。以语文为例,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不是每个哈姆莱特都真实地从原作走出的,也不是每个哈姆莱特都清晰可见的,相对而言,只有一个最忠实于原文的哈姆莱特,教师的任务就应引导学生直接去寻找那个“哈姆莱特”。哪扇门直接通往教学目标,教师就应引领学生打开哪扇门。

下面以人教版语文必修一中的《小狗包弟》为例,传统教学的思路一般是,了解作者巴金、背景,掌握字词,阅读文章,归纳中心,再从写作的角度解释一些相应的手法,以及开篇的作用等等。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往往是厌倦的。桃子甜美可口,可是学生丝毫没有感觉到,相反,愈加感到寡淡无味,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教师引导的偏差,对文本的切入有些俗套,俗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路开在哪里,搭桥在哪个方位,那是有讲究的,更需要深入地探讨的。《小狗包弟》这课精髓应在于“文革期间,迫于各方压力,人性渐扭曲,让学生清醒地了解那个特殊时期人性丑陋一面,体味到人性美的可贵,进而客观地看待巴金,欣赏他身上人格魅力,放射出的人性光芒”。鉴于此,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题加以引导。

1、生活中人的哪些行为或品质体现了人性美?

2、阅读全文,请理智地判断一下,文中哪些细节有违常理,让我们看到人性丑的一面,哪些细节让我们心存温暖,看到人性善的一面?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通过这样的两个问题的引导,同学们一下子就抓到了文章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即文革中人性被迫的扭曲,社会的病态,甚至连一条小狗也没能逃过这场浩劫。从而让学生顺理成章地体味到了巴金先生看似无意,实则精心构思,巧用的“以小见大”的手法。这样的引导就会给了学生一个最良性也是最精准的切入点。避免了学生按照传统的套路,再走弯路。既省时又轻松,更直击主题,何乐而不为呢?

    其二,教师的引导,应引出“难点”,引出“个性”来。

    千篇一律,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这在语文上都是贬义词,在生活中,这类人也是被人瞧不起的。这是因为这类人没思想,内心空洞;除了随声附和之外,毫无生气。我想这样的课堂更是可怕的。林彪读书有一个信条,那就是“书中总有一个我!”课堂上应出现这种有个性的希望之声。而这要从教师大胆地合理地引导开始。人教版必修二《故都的秋》一文是郁达夫散文的代表作。这篇文章作者以猗郁的笔调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喜爱、眷恋之情。这个主题,对于一个有近十年语文学习经验的高中生来讲不难理解,且完全可以自主把握。然而,文中有一个“点”历来让人费解的,那就是“作者喜爱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既然是喜爱就会有欣赏之意,欣赏‘清、静’即可;而欣赏‘悲凉’就有些不通了”。有些老师遇到此,要么按照教学参考书的解读‘悲凉即伤感’生硬地传给学生;要么就会避其难点,绕路而行,闭嘴不提。笔者认为,这都是不可取的。对于“悲凉”一词涵义的探究,它的意义远不在课文本身,这恰恰能看到文章背后站着一个真实而强大的郁达夫,更能了解那个破碎且苍老的旧中国。对于“悲凉”一词的涵义,教师应大胆地引导,设疑。例如: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文中描绘的五幅画面,结合郁达夫的生活经历,请你大胆地推断一下,郁达夫所喜爱的北国之秋的“悲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根据引导,学生很快就会回归课本,细致地玩味文中的景物。“秋草,稀稀疏疏的,尖且细;牵牛花,以白色为佳;铺满地的秋槐落蕊;秋天里衰弱的蝉声;秋雨话凉”等等。这一切的秋景在作者的眼里远胜过了火焰一般的香山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在这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喜爱的景物有一个相同点:历经风雨、走过沧桑、进入生命的暮秋,且都是平常之物。江南虽常见却缺少了古都的几分底蕴。经过分析,我们眼前就豁然开朗了,再联系作者坎坷的个人经历,我们就更能明了了。原来作者喜爱的是北国古都所特有的美———带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沧桑美。我想,这种大胆地探究,远远胜过了照本宣科,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就会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现实追溯到历史。同时,也引导学生欣赏了生活中多样的美;体味事物背后的价值。所以,文学鉴赏是很复杂的过程。优秀的作品是可以多角度,多层面地去解读的。正如曹禺先生评价《雷雨》时所说:“它绝对不是一个社会问题,它讲的是人,人的命运以及人性,讲的是命运中的挣扎与呼号。”

    其三,教师的引导应注意方寸,该放手时就放手。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修行是学生个人的事,教师不应代劳。以高中的古文《离骚》一文为例来说一说这方面的问题。《离骚》这一带有自传性的作品,正是屈原蘸着血与泪写就的生命挽歌,是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铸成的宏伟篇章。这样一篇美文,不详尽的学习欣赏恐怕可惜。然而,教师在教学中总有一个顾虑:由于年代久远,文言文更显晦涩,是否应逐句逐字翻译?事实上,编者早有考虑,教材的注释全面且详尽,所以理解大义,教师应放手给学生自己解决,不必全包全揽。教师教学的重点应引导学生去聆听屈原在汨罗江边滴血的吟唱;去看他行吟泽畔的孤高身影;去感受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抱香而守”的悲壮;去诵读他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肺腑之言;欣赏他的凛然正气,获取的是灵魂的升华,精神的蝉蜕。而不是越俎代庖,大量时间纠缠在学生能完全自行解决的翻译与字词上。

    应该说“导学式”教学的实施,在整个课程改革中,只能算作“小荷才露尖尖角”半年的“导学式”教学的实践,让我们的内心又重新点燃了“课改”这把火炬,也让我相信,未来的教学一定是师生在互师互友中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古人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人类的进步就在这学习与革新中日新月异,脱胎换骨。学习的革命从未停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