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激活物理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发稿人: 熊秀利               发布时间:2015-11-02

        初中部   蓝国

 

激活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当今教育主题,本文从教师教育观点转变、课堂和课后教学实例具体阐述如何使学生“动”起来。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要在其中永占一席之地,需要一心一意谋取发展,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时代要求我们应将学生培养成有创造性和开拓性,能独立思考且有多方面能力的有用人才。因此,贯彻新课程理念,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在物理教学中,针对物理学科的有趣性和实用性,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我认为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好“动”并激发他们多“动”,即千方百计地激活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真正地、全方位地“动”起来。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是学生“动”起来的前提保证

传统而常用的讲授法是将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教师滔滔地讲,学生静静地听,很少有动手、动脑的机会。整个课堂了无生气,学生感觉单调、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只能机械地模仿,学习十分吃力,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无从谈起。因此

1、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打破古老的“三、一”课堂(即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尽可能地整合教学手段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如多用启发讨论、边学边实验、科学探究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形式不拘一格,可以采用互动游戏活动、竞赛比拼活动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学生有兴趣,思维散发开来,才能激发创新思维。

2、要克服心理困扰。现在有些教师仍在担心,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以后,整个课堂就会“乱”。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要看学生的活动,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而神不散,这样的课堂就不叫乱”。当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积累相应的课堂调控策略,如宽容、转移、停顿、幽默、诱导、暗示、冷却等策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主尝试、合作探究、情感交流,从而发现问题,提出不同的问题和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课堂教学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动”起来

陶行知先生的一段歌谣——“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开天辟地的好大佬”传唱至今。它清楚地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课堂的主动权应交还给学生。这里,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模式,不凌驾于学生之上,要发扬民主,与学生平等相处,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上突破常规,想方设法增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激活整个课堂。

1、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要能点燃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引发思维兴奋

新课的引入方式和方法很多,可以不拘一格,形式各异。例如“惯性”的教学,我应用了一则“错位”的故事:公交车上,一位男青年因车子急刹战立不稳,撞向前面女青年,女青年回头怒骂“瞧你那德性”,男青年回答说“这不是‘德性’,是‘惯性’。”故事讲玩,课堂马上活跃起来,同学们互相议论开来。紧接着我顺势又做了“鸡蛋落杯”实验,实验前先让学生猜测当外力击打在鸡蛋下方的纸板上,鸡蛋会怎样?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因为留有悬念,学生会认真观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大脑思维再次兴奋,急于求知。我再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学生不仅很快明白了惯性是什么,而且还能实际应用,利用手边的器材创设一些惯性小实验:模拟车子刹车、启动,笔帽下稳抽纸条等,知识掌握非常到位。

2、依托生活经验,巧用身边之物动一动,创新实验

物理知识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说话、走路、照镜子……这些看起来随意的日常生活,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经验背景。这时教师可创造性地设计一些新实验,特别是多做一些感受性实验,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亲自用眼、耳、鼻、手、身去体验实验现象和过程。如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可用手触摸喉头的振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用食指和拇指轻抵笔尖和笔尾;“哈气”研究液化放热,“吹气”探究蒸发吸热;“鸟进笼”感受视觉滞留;细听黄牛的“哞哞”声和蚊子的“嗡嗡”声,辨听音调和响度……

生活中我们还应处处留心身边的常用品,将它们带进教室,如气球的形变可显示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乐瓶、易拉罐可做液体和固体的压强等等。

3、亲历探索过程,学习“现实”物理

有些事情,如果一个人不亲自去体验、去探索,那么他可能认为是不会成功的,甚至是不可信的。而当他亲身经历和体验,他就会有全新的感受和获得,是在他人的描述中体会不到的。而“现实”的物理是指物理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我们学习物理知识又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因此,物理学习不能割断与外部现实的密切联系,比如,学习杆杠就要多搜集筷子、剪刀、瓶盖起子等现实模型,并亲自动手用一用,探究杆杠的平衡原理;又比如学习蒸发吸热,探究其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就应身体力行,利用水、酒精、玻璃板等简单耗材和器具亲自探究,那和“人云亦云”的结论获得是感受不同的,比如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认识就更深进了一步,其成功后的激励作用也是传统教学不能同比的。

4、动“手”,更要“口、脑、手”并用

俗话说,理越辩越明,脑越用越活。物理教材中有许多概念和规律,学生感到模糊,教师就应利用这些素材,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去讨论,使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脑、口都“动”起来。例如:在学习“惯性”知识后,同学们根据生活中的交通事例提出“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这一看似正确实则错误的结论。我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和讨论,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通过老师的点拨、启发和总结,使学生认识到惯性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的性质”,性质反映了物体的不变性,理解有二:其一是特性不变,原来是运动的还要运动,原来是静止的还要静止;其二是特性的大小不变,即惯性的大小不变。车子由于惯性而继续滑行,滑行距离的长短并不等同惯性的大小。这样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既帮助学生加深了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针对某一知识点,从各自的观点、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提出更多的问题和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要鼓励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去讨论和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教师一定要对他们的讨论、发言和探究结果等在课堂上加以点评、总结,点评要本着多一些鼓励,少一点批评的原则,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要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让学生在课后“动”起来

但凡一节课快结束时,老师一般会让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学习内容,有时会当堂测试一下,学生回答和解决得也很好,好象把所有的问题在课堂四十分钟都弄懂和解决了。这样的教学算不算是很成功呢?在教学评价上有一种意见认为:学生没有疑问带到课后,那么这节课不能算是很成功的,因为一堂课教师不可能在四十分钟内把授课内容的所有问题都解决并能使学生都消化掉。学生没有留有疑问带到课后,也不能说明这一堂课学生没有疑问,恰恰相反,却暴露了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针对新授内容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也没有认真地去思考、去想象,没有去发现和产生一些疑问。所以,我认为一堂课的结尾教师能针对新授内容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这些要求不能是学生马上就能回答和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带着这些思考走出课堂,势必能促使学生课后去查阅资料、互相讨论、进行实验探究,参与社会实践等等,来解决这些问题或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比如,在探究过程中,课堂往往会出现一些意外,像一般而言,磁体从中性带截断,两断裂面会形成新的异性磁极互相吸引,有位同学失手砸碎磁铁,发现它的断裂面是相斥的,感觉不解。面对学生的疑惑,教师不要急于解释,完全可以让学生带着悬念走出课堂,思疑而解疑,解疑而悦之,形成积极的思维氛围。另外,课后小制作、课外实践活动等,都不仅有助于学生课后巩固学习内容,同时也把他们的思维延伸到课堂教学以外的空间去,激活了物理教学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在课后也能“动”起来。

n s3u=fВ��12.0pt;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将多媒体、语音室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努力服务于具体的教学任务,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的兴奋点也较易且较经常地被激发,复习也会很有成效。